“三超”光傳輸創200Tb/s新紀錄
文章來源:科技日報 | 發布時間:2015-02-12 | 【打印】 【關閉】
科技日報武漢10月18日電(記者劉志偉 通訊員李勝瑭)18日記者從武漢郵科院獲悉,我國超高速超大容量超長距離光傳輸基礎研究再創新紀錄,實現200Tb/s超大容量波分復用與模分復用的光傳輸,相當于24.02億對人在一根光纖上同時通話。
據業內權威預測,到2030年,全球網絡數據流量、人均網絡數據流量都將比2010年增長1000倍。作為互聯網和通信網基礎的光傳輸網絡將不斷面臨承載海量數據的壓力,網絡擴容已經勢在必行。由武漢郵科院光纖通信技術和網絡國家重點實驗室與烽火通信、光迅科技聯合開展的這項基礎研究,采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PCVD方法設計和制備了支持3個模式傳輸的少模光纖,采用了DFT-S OFDM 32QAM調制方式。實驗系統還采用了6×6多進多出(MIMO)數字信號處理算法,有效克服了三個模式及兩個偏振間的串擾影響,對各模式間的信號進行了恢復。
科技日報去年9月20日曾經報道了由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牽頭承擔,華中科技大學、復旦大學、北京郵電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共同參與的國家973項目“超高速超大容量超長距離光傳輸基礎研究”,首次實現一根普通單模光纖在傳輸總容量達100.23Tb/s(相當于12.01億對人在一根光纖上同時通話)時傳輸距離突破80公里的消息。這一新聞入選兩院院士評出的2014年國內十大科技進展新聞。這是在去年研究的基礎上容量指標又一重要突破。